 |
图为柳田泰山在研习中国书法 |
书法是注重传统的艺术。这是因为在漫长的历史中,书法是在艺术领域中能够传达表现美、体现其表现机能的艺术。不仅如此,书法更是只用一种墨色就能将我们的精神生命具体化的艺术,这就是书法的特殊性。柳田泰山就是注重这种传统性的日本的书法家。
柳田家的书法艺术已传承四代。泰山的曾祖父正斋,除书法外还擅长诗词绘画。其书法文雅中不乏骨法刚毅,颇具儒家风范,门人子弟众多。
祖父泰麓,壮年时发扬创新了正斋的书法艺术,使之更加豪放。他在担任自己创办的书法团体主宰的同时,在日本书法界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中心作用,并在这期间开始了同中国的文化交流。
父亲泰云,在日本作为著名的楷书大家声名显赫。泰云从青年时代就通过书法同中国进行文化交流。中日邦交正常化后,1989年至1990年在中国北京、上海等7个大城市中举办了个人的书法展,1990年在山东省泰山的玉皇顶上,刻上了“国泰民安”4个楷书大字,这是历史上日本人首次在泰山上留下摩崖石刻刻字。
由泰云确立的柳田家的书法艺术,是以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为基础的。楷书经过漫长的汉字形态变迁,到东晋时代王羲之将其赋予的艺术美才得以形成。之后不断升华发展,初唐的虞世南、欧阳询将其规范。其中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被誉为“楷书的极则”,是追求彻底的结构美的古典书法绝品。泰云正是将“书法始于楷书、终于楷书”为准则,以追求结构美而创立了自己的书法风格。
泰山继承了泰云的书风,作为书法家开展活动。他带领自己创立的书法团体培育书法门人,并创作出以楷书为主的许多书法作品。
11月上旬,柳田泰山书法展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届时展出父子两代的柳田家楷书的精髓作品。泰山也一直同中国进行交流,早在2002年,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就向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泰安市人民政府赠送了书法作品。
这次泰山展的书法作品主要是将自己追求的书法风格融入佛教经典的题材,泰山以向一百个寺院敬纳书法作品的“百寺纳经”的形式将自己的书法作品表达出来。展出的每幅作品从构思到完成需数月。遗憾的是最长的字数约7万字的经文因太长而未能参展,这幅作品只是书写就用了一年时间。16年来,泰山已向40个寺院敬纳了经文作品。
笔者作为柳田泰山弟子感到自豪和高兴。我们希望众多的中国朋友会有同感,这更使我们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