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艺术家提请观者不妨“选择性失忆”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9-16 14:59:39 查看次数:2258

 

艺术家提请观者不妨“选择性失忆”

 
请忘记电子艺术的“工业表情”


    与传统艺术熟悉的材质相比,电子艺术的脸上有着太多的“工业表情”。每每看见电子艺术作品或者装置,那些闪亮的显示器或者吱吱作响的芯片,依旧让不少人心生“恐惧”,不自觉地给电子艺术扣上一顶“技术崇拜”的帽子。
   “工业表情”或许可以让标榜前卫甚至晦涩、刺激的电子艺术多一份魅力,却无法让电子艺术最终成为“大众的智慧”。在本届上海电子艺术节上,一场关于新媒体的“考古”正在悄然进行。电子艺术家们通过400页的“电子艺术报告”告诉参观者:在面对“工业表情”时最好“选择性失忆”——艺术是个大玩具,最根本的功用和最高境界,莫过于让玩的人有感觉,好玩或者不好玩都行,只要不是没感觉。
    速朽:是个性还是宿命?
    本届电子艺术节国际画廊媒体艺术邀请展的“扛鼎之作”,是1965年约瑟·柯舒斯创作的《五个五》——用蓝色霓虹灯管制成的英语1至25的数字,布满一整面白墙。不过,霓虹灯的最长寿命不过5年,“年逾不惑”的《五个五》必然经历过不少修修补补。而《五个五》白墙的另一端,就是最新的LED显示装置。霓虹灯和LED的技术跨度以数十年计,“代沟”比拨号上网和宽带之间的还宽。
    技术换代导致的“速朽”,让电子艺术个性另类。从1960年代手持索尼摄像机的美国影像艺术家,到如今千万人在网络上集体创作“城市单元”文化,电子艺术家几乎能将一切东西拿来搞创作,只要那玩意通上电能动发光出声。前缀电子一词,让电子艺术在几十年间从单纯的影像发展成眼下声光电一体的物理、化学和心理艺术。
    “艺术可以不在乎工艺,让艺术家有了彻底的解放。创作者终于可以用不着熟悉作品制作的‘技术细节’。”作为电子艺术界领军人物之一的约瑟·柯舒斯,早在1969年就探讨过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在米开朗基罗时代,艺术家甚至要充当矿物学家来自己研磨颜料。米开朗基罗本人甚至被人叫作雕刻石匠。不过,正是西方艺术家钟爱的大理石、矿物颜料,东方艺术家钟爱的青铜、油烟墨汁,才让艺术有了一份“时间的重量”,有了传世的可能。而不朽、永恒这些以往形容艺术的词语似乎与电子艺术不沾边。
    回归:技术是艺术载体?
    展出现场的液晶平板电视,播放破坏显像管电视机的情景;VCD卡壳时出现的马赛克和色彩错位,也被当作艺术符号出现在电子艺术中。技术不仅是电子艺术的载体,有时甚至直接提供了值得玩味的内容。
    不过,以约瑟·柯舒斯为代表的电子艺术家坦言,艺术不是表现技法。“有时候,表现技法高超的作品,的确会改变我们的心意,让我们在判断是不是艺术品时犹豫不决,但是艺术并只是工艺水准。”感动人心的电子艺术作品,必然经过手艺高超的工匠,但是电子艺术并不会因为“工业表情”而改变艺术的本质。
    “博客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日记的属性。”电子艺术作者徐文恺用博客考古类别电子艺术考古。无论日记本还是博客的起源技术“.plan”,没有记录来源,都是“一张白纸”。
    跨入新媒体全媒体时代的电子艺术开始回归。国际画廊媒体艺术邀请展出口处的展品名叫《窗口,云的故事》。与“古老”霓虹灯《五个五》呼应,作为2009年新作的“窗口”的窗子用的是最新平面屏幕监视器,“窗外”的风景则是由高清晰DVD循环播放的蓝天和白云。如果仔细观察,有的浮云恰好是大陆板块的形状。“云的故事”原来只是让人停下匆忙,看看窗外。原来,电子艺术的“选择性失忆”,也是一声对艺术本质感动回忆的呼唤。

上一条:用书法的方式关注中国画
下一条:中国画艺术特色
相关文章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先生“自由民主的中国论” 2012-02-27 09:48:04
 谁是中国艺术市场的投资者? 2010-09-15 13:45:15
 艺术品商业巨头 纷纷转战香港 2012-10-30 09:17:16
 瓷器成就官场雅贿:比房价涨得还要快 2013-02-27 09:50:53
 当代艺术:100元和1000万区别有多大 2010-09-15 13:43:32
 诺贝尔奖章将首次拍卖:起价25万美元 2013-02-27 09:31:00
 民间艺人进故宫修宝 安全是项目前提 2013-07-03 12:44:08
 董国强:齐白石永远都是市场的龙头股 2013-02-26 10:36:36
文章评论
现在有1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晋唐心印》
 新中国最优秀的二十部长篇小说
 吴昌硕:花果四屏
 黄宾虹写生秘诀
 齐白石笔下草虫世界,意趣盎然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研究院——民族风交流笔会
 由贵到雅 书画投资不得不知的六要素
 内地“烧钱”艺术大腕叹“艺术身份证”难打
 投资10亿元 中国收藏文化示范基地开建
 故宫研究院成立 2万余"宫藏"甲骨文有望解密
 艺评:给西方观众看什么样的中国当代艺术?
 艺评:偶然天价不代表艺术市场黄金时代到了
 舶来品中国受注目 铜章艺术品7倍增值
 民间糖画艺术:短命的艺术品可长期保存
 艺评:土豪怎么能来艺术品市场的真复苏?
  阅读排行  
 2012年杭州首届“印象西湖”财富浙商当代艺
 “笔墨华彩”欧洲书法展作品展示
 当代书法家名录
 贺兰山岩画拓片品赏
 艺路阳光——迎接十八大、中国青少年艺术关
 书法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
 胡立新——亚洲艺术市场:中外拍卖行相互进
 胡立新居士——中国美术艺术院校目录
 2012年杭州首届“印象西湖”财富浙商当代艺
 胡立新——谈养生
 山西陶寺遗址:这里可能是最早的“中国”
 2012年杭州首届“印象 西湖”财富浙商当代
  歌山画水出东阳 亦佛亦道敢立新
 中华民族光彩慈善行启动
 胡立新诗书禅图片——王道永尊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