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胡立新居士——读《维摩诘经》 品居士人生


来源: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1-09-21 09:25:25 查看次数:5544

 

胡立新居士——读《维摩诘经》 品居士人生

 

    《维摩诘经》全称《维摩诘所说经》,最早译本始于三国吴支谦,后鸠摩罗什及唐玄奘均有译本,以鸠摩罗什译本流传最广。

    经中主角维摩诘,意译为净名或无垢称。维摩诘原是东方无垢世界的金粟如来,于释迦佛在世时,化身为居士,全经塑造了这位在家居士的形象。

    维摩托诘是毗耶离(吠舍离)城富有的居士,深通大乘佛法,通过描述他与文殊师利等人共论佛法,宣扬达到解脱不一定过严格的出家修行生活,关键在于主观修养,“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示有妻妾婇女,而常远离五欲淤泥”,此为“通达佛道”,是真正的“菩萨行”。

    具体说来,维摩诘虽不是出家人,却遵行沙门戒律;虽有妻室、田宅,却修梵行;虽有眷属,却乐远离;虽生活在三界中,却不贪婪留恋三界。“虽明佛法,常乐世典”,被喻为“火中生莲花”。经中称赞维摩诘是在家修行居士“不思议解脱”的典范。

    《维摩诘经》自传译至中国后,在南北朝时期,引起了封建士大夫们的极大兴趣,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维摩诘游戏人生,享尽人间富贵,又精悉佛理,游沐于出世和入世之间,这是最高精神生活的修为。以维摩诘为典范,使晋以后士大夫文人找到了理想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使它与老庄玄学的人生观一道,成了士大夫们最欢迎的人生哲学。可以说,在晋以后,《维摩诘经》与三玄《周易》、《老子》、《庄子》,麈尾一样,成了士大夫们随时不离手的超尘脱俗的标志,逍遥其中。

    中晚唐以后,安史之乱危及的唐王朝的政局衰败,促使士大夫们带着从未有过的失望和惆怅转向佛教,以通过逃避现实,寻求精神安慰的方式,满足其心理之需要。这就为禅宗的风行造就了适宜的社会土壤与气候。也为士大夫对维摩诘的崇拜造就了成熟的历史条件。中国士大夫历来重修身、立德、立功。有所为又有所不为。“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他们在人格上具有两重性,即有对人生理想与价值的追求,又有面对社会的磨难与冲撞,心理上有难以消解的矛盾与彷徨。在陷身于政治纠纷不能解脱或个人理想不能实现,碰得头破血流时,这种人生的矛盾尤为突出。而“不离世间觉”的禅宗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成为调合世间与出世间的润物剂,而维摩诘的形象使他们看到了调和这一矛盾的最好体现形式。所以,应该说,禅宗与维摩诘珠联壁合地结合为一体了。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衍生出了中国思想史上、文学史上特有的文化现象——居士文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居士文人为中国文艺思想的复兴,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为佛教中国化,佛教在人间,为禅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禅宗的“不离世间觉”,发展为士大夫们通达自由、游戏人生的处世态度,维摩诘形象为这种人生态度树立了仿效的楷模,士大夫们把接近禅宗佛教,具体化为对维摩诘的崇拜。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晚年居香山,号香山居士,白居易自说“予栖心释梵,浪迹老庄”,他的传记也说“居易儒说之外,尤通释典”。他师傅是马祖的弟子如满禅师,就于香山“结香火社,他死时遗命家人把他葬于香山如满师塔之侧”。可见他对佛门的因缘之深。白居易晚年最钟爱香山寺的幽静,以香山寺为他最后的归宿地,正如他诗中所写的“空门幽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家酝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爱风岸上攀松盖,恋月潭边坐石棱。且共云泉结缘境,他生当作此山僧。”空门、幽静、随云、香山、松盖、恋月、结缘,好一幅心空入禅的“禅悦”图。

    就对佛教的教义的理解上看,白居易和同时代的柳宗元比,应不如柳宗元,但就白居易对禅宗,对维摩诘的倾心,并不亚于柳宗元。应该说,白居易对佛教的倾心更多地体现在实践上。他以维摩诘居士形象为人生典范,既礼佛、参禅,又热衷于世事,耽于生活享受。他在《刑部尚书至仕》一诗中说:“唯是名衔人不会,毗耶长者白尚书”。(《白氏长庆集》卷三十七)这里的毗耶长者,指的就是中印度毗耶离城的维摩诘。

    北宋文人苏东坡更经常以维摩诘自比,维摩诘居士周游世界,其风流超迈、事理无碍、游戏人间的处事态度,正是苏东坡所倾心仰慕的。他多次以维摩诘来赞颂友人。他是这样称赞前辈张安道的“乐全居士全于天,维摩丈空悠然。平生痛饮今不饮,无琴不独琴无弦。(《东坡集》卷七《张安道乐全堂》、《和文与可洋州园池三十首无言亭》)

    应该说,在中唐白居易以后,苏东坡是以文学形式宣传居士思想最有力的一个士大夫文人。不管身处顺境还是逆境,皆以出世思想观照人生,在滚滚红尘中,以禅悦的心态淡泊冷对。在这种以世间为出世间或以出世间为世间的居士生活中,士大夫们找到了理想的精神王国,在坎坷的人生中得到了心理的平衡。即使像欧阳修这样倡弘儒家“道统”,写过《本论》辟佛的士大夫,最后也走上陷退居士的归路。面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倾轧,好友们一个个中年死去,欧阳修深感官海浮沉,仕路崎岖。当欧阳修第二次贬谪滁州时,在他所作的《醉翁亭记》中,面对秀丽的山光水色,深深的流露出对求得摆脱世俗纷扰,超尘脱俗的恬静生活的向往,并自号“醉翁”。

    庆历八年,正当他中年得意,仕途回转,调往颍州知府时,他便想好了隐退的所在:“行当买田清颍上,与子相伴把锄犁”。(《寄圣俞》)后来,随着他仕途亨通,官越做越大,他内心也越来越苦闷,弃官归隐的道路对他越来越有吸引力。治平四年,当他第三次被贬,出任毫州时,欧阳修的心情大不同于头两次被贬,这次似乎更中他意,适得其所。最后,他终于急流勇退,如愿以偿,退归颍州,过起闲适的居士生活。“谁知颍水闲居士,十顷西湖一钓竿”。(《寄韩子华》)这位曾经力主排佛的儒士,终于投向禅僧门下,取名“六一”居士。《佛祖传统记》卷四十五说,欧阳修曾拜谒庐山东林祖印禅师,在他与祖印一席话后,“肃然心腹”,最后,“致仕居颍上,日与沙门游,因号六一居士,名其文曰《居士集》”。

    对于何以取号六一居士,欧阳修如是说:“我家里藏书一万卷;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有客人问:“这只是王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回答说:“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老去,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欧阳修晚年的开悟,淡定的生活中增添了无限的乐趣。如此看来,生活的最高原则莫过于二个字:简单。做一个简单的人,才是最快乐的人。人性的最高原则,莫过于回归于自然,与天地共和,正如我在“遍是琴声不上弦”一诗中所写的:维摩丈室筑四方,逍遥快乐全天皇。居士生平弹清琴,遍是琴声不上弦。玄外之音,又何必上弦呢?

上一条:《胡立新禅道诗书选集》读后
下一条:胡立新居士——客观地认知咒语和符咒术所蕴涵的积极暗示力
相关文章
 中国是否有艺术批评 2012-10-19 08:54:01
 购买当代艺术品的四种渠道 2013-01-30 09:28:00
 8400万的纪录背后 专家称古代书画仍被低估 2009-08-13 14:35:33
 把艺术品当股票 注定会瞎眼摸大象 2012-10-18 09:36:32
 画师倒苦水:你不知王室画像多难画 2013-01-30 09:21:35
 威尼斯双年展中国艺术井喷 2013-06-09 11:04:45
 固守生命之本——精气神 2009-06-26 17:14:29
 中国富人何时发力当代艺术 2013-01-29 09:47:52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晋唐心印》
 新中国最优秀的二十部长篇小说
 吴昌硕:花果四屏
 黄宾虹写生秘诀
 齐白石笔下草虫世界,意趣盎然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研究院——民族风交流笔会
 由贵到雅 书画投资不得不知的六要素
 内地“烧钱”艺术大腕叹“艺术身份证”难打
 投资10亿元 中国收藏文化示范基地开建
 故宫研究院成立 2万余"宫藏"甲骨文有望解密
 艺评:给西方观众看什么样的中国当代艺术?
 艺评:偶然天价不代表艺术市场黄金时代到了
 舶来品中国受注目 铜章艺术品7倍增值
 民间糖画艺术:短命的艺术品可长期保存
 艺评:土豪怎么能来艺术品市场的真复苏?
  阅读排行  
 2012年杭州首届“印象西湖”财富浙商当代艺
 “笔墨华彩”欧洲书法展作品展示
 当代书法家名录
 贺兰山岩画拓片品赏
 艺路阳光——迎接十八大、中国青少年艺术关
 书法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
 胡立新——亚洲艺术市场:中外拍卖行相互进
 胡立新居士——中国美术艺术院校目录
 2012年杭州首届“印象西湖”财富浙商当代艺
 胡立新——谈养生
 山西陶寺遗址:这里可能是最早的“中国”
 2012年杭州首届“印象 西湖”财富浙商当代
  歌山画水出东阳 亦佛亦道敢立新
 中华民族光彩慈善行启动
 胡立新诗书禅图片——王道永尊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