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咨询服务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畲族


来源: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2-11-27 09:58:28 查看次数:5546

  我国畲族总人口709 592人(2000年),分布在闽、浙、赣、粤、黔、皖、湘七省80多个县(市)内的部分山区,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福建省有375193余人,占畲族总人口52.87%,数量位居中国畲族人口首位,主要分布在福州、三明、漳州、宁德、龙岩等地区的十一个县市内;浙江省有170993人,占全国畲族人口的24.01%,主要分布在温州、丽水、金华三个地区的十多个县内;江西省的畲族大都散居在鹰潭龙虎山、铅山、贵溪、吉安、永丰、全南、武宁、资溪、兴国等县,人口约76500余人;贵州畲族人口有44926人,主要分布在麻江县、凯里市、福泉市和都匀市;广东省有28053多人,分布在潮安、饶平、河源、海丰、大埔、增城、惠阳、博罗等14个县市内;安徽省的畲族主要集中在宁国县,人口约13953人;湖南省的畲族主要分布在桂东、汝城、炎陵等县,人数为2891人。

  畲族分布的地区属于东南丘陵地带,境内山峦起伏,丘陵密布。海拔大都在500—1500米,闽东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占90%以上,浙南的丘陵、山地也很多,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畲族地区到处溪流回绕,属山地性河流,水量丰富。畲族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在14.6至21.3摄氏度。雨量充沛,全年平均降雨量约在1200至2200毫米。畲族地区的物产资源十分丰富。农产品以稻谷、薯类、麦子、玉米、油菜、豆类、烟叶、土豆为主;山区盛产林木及毛竹。树木的种类多,木材积蓄量大,其中以松、杉的积蓄量为最大。山区的土特产非常丰富,有茶叶、油茶、纸、笋干、花生、芝麻、苎麻、香菇、黑木耳、樟脑、松油和名贵的药材等。畲乡的茶叶,早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如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惠明茶”,广东的 “乌龙茶”和福建福安的红茶、武夷岩茶都很有名。畲族所居山区的矿藏也很丰富,有煤、铁、金、铜、石墨、石膏、硫磺、滑石、云母石、瓷土以及其他各种有色金属。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畲语和汉语的客家方言很接近,但在广东的海丰、增城、惠阳、博罗等极少数畲族使用接近瑶族“布努”语(属苗语支)。畲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在日常生活中,各地畲族皆通晓当地的汉语方言。

  畲族自称“山哈”或“山达”。“哈”、“达”,畲语意为“客人”。“山哈”即指山里人或居住山里的客人。这个名称不见史书记载,但在畲族民间却普遍流传。

  公元7世纪初,畲族人民就已经劳动、生息、繁衍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当时被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

  公元13世纪中期,南宋末年的史书开始出现“畬民”和 “輋民”( 輋音与畲同)的称呼。刘克庄在《漳州谕畬》一文中说:“畬民不悦(役),畬田不税,其来久矣”,“余读诸畬款状,有自称盘护孙者”。文天祥在《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中亦载:“潮与漳、汀接壤,盐寇、輋民群聚……” 。“畬民”、“輋民”二者字异音同.都是指同一个民族,前者指福建漳州一带的畲族,后者指广东潮州一带的畲族。

  “畲”字来历甚古,至少早在春秋时就已经出现,但只是南宋末年才开始被用作民族的名称,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元代以来,“畲民”逐渐被作为畲族的专有名称,普遍出现在汉文史书上。新中国成立后,正式把畲族确定为统一的民族名称。

 关于畲族来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认为畲、瑶同源;另一种认为畲族是古代“越人”的后裔。

  畲、瑶同源说的主要依据是:在汉文史书上往往把畲族叫“瑶人”或“畲瑶”;畲族的族谱中多称自己为“瑶人”或“瑶家”;分布在粤东的操苗瑶语族语言的畲族,在海丰、惠阳被汉人称为“畲人”,但在增城、博罗的却被称为“山瑶”;畲族保存的《开山公据》(又名《抚瑶券牒》)和部分瑶族的《迁徙榜牒》(又名《过山榜》)都同样流传着具有氏族图腾信仰残余的盘瓠传说,以及有关歌谣和画像,都说畲族原有盘、蓝、雷、钟等姓。现在畲族中虽不见盘姓,但在瑶族中却有很多盘姓以及蓝、雷等姓。以此证明,畲族和瑶族在历史上的渊源是很密切的。

  主张畲族是古“越人”后裔的说法,是根据汉文史书中关于越、畲地理分布的对照、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的偶同或从字意、字音的演变去推论,以及畲、越具有共同的盘瓠传说,共同的生产方式、生产水平和共同的风俗习惯等,认为畲族乃古越人的后裔。在“越人”后裔说中,又有不同的具体说法,其中有的认为畲族乃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或范蠡的子孙;有的则认为畲族是汉晋时代“山越”的后裔。

  除有上述说法外,尚有下列几种说法:

  “东夷”说。认为畲族(包括部分瑶族)源于“武陵蛮”,而“武陵蛮”是“东夷”迁居鄂、湘西部地区后,融合了其他民族成分而形成的。此说从先秦氏族的迁徙、神化传说、考古资料以及文化特点等方面,论证了“武陵蛮”中一支“诞”(即“莫徭”)是由“东夷”族群迁到湘西、鄂西后,融合了三苗、氐、羌(犬戎)的成分而形成的,到唐宋之际,“莫徭”在迁徙过程中,又分别发展形成新的族体——畲族、瑶族,有一部分加入苗族。

  “广东土著”说。此说认为盘瓠传说不仅流传于“武陵蛮”中,还应包括《搜神记》中所说的“今即梁汉、巴蜀、武陵、长沙、庐江郡夷是也”,相当于今天大半个南中国。因此说畲、瑶同汉晋时代崇奉盘瓠传说的“南蛮”有密切历史渊源关系。又因福建、浙江等地区畲族广泛认可广东凤凰山是他们的民族发祥地,从而论证畲族乃东汉时期久居广东的“南蛮”一支,是广东的土著民族。

  福建土著“闽”族后裔说。认为闽、越乃我国南方的两个古老民族,闽族系福建土著,乃畲族之先民,越乃福建的客族,畲族非衍出于越族。

  河南“夷”人说。认为畲族源于古代河南“夷”人的一支,是属于高辛氏近亲的一支氏族部落。有的认为畲族源于河南,其祖先是“龙麒”。

  隋唐以后,畲族开始从广东潮州向东北迁徙,到宋、元时期,畲族居住区已扩大到泉、潮、汀、漳一带,一部分迁入闽东北的山区。明清时期,畲族逐渐向浙南山区移动。关于畲族的发源地,各地畲族都传说祖籍是广东潮州凤凰山,后来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被迫逃往深山密林寻找立脚之地。

  公元7、8世纪,随着畲族地区的开发,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唐王朝先后在福建漳州、汀州设治,实行辟地置屯、招徕流亡、营农、积粟、通商、惠工等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加强了这些地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

  宋代,畲族地区已处于封建社会。畲族人民除广种水稻外,还普遍种植茶叶、甘蔗、苎麻等经济作物。封建地主霸占畲族农民的土地,进行残酷的剥削。畲族内部已有“有恒产之民”和“无恒产之民” ,许多贫苦农民,逐渐沦为佃农,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公元14世纪,许多畲民经过不断迁徙而定居在闽东、浙南和赣东北山区,他们和当地的汉族人民一起共同开发山区经济,交流生产经验、社会生产力有相当大发展。无论是土地利用、作物种类、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等方面都跟附近汉族人民大致相同。农作物的品种也大大增加,有面稻、光稻、早晚稻等品种,其中有一种适宜旱地耕种的山稻,一年可两熟。除水稻外,明中叶番薯传入闽、粤后,成为山区农业的主要作物。这时官吏、地主、豪强大肆侵占土地,许多畲民无地或少地,被迫逃亡。明朝政府实行招抚政策,在畲族地区设畲官,利用畲族内部上层人物来统治畲族人民。

  公元17世纪中期,清兵入关,对各族人民实行军事镇压,强迫畲族改变服饰和风俗,民族压迫更加严重。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势力侵入畲族地区,还以传教、办学校、设医院等为名进行文化侵略。

  在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畲族人民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剥削,农民进一步失去土地,苦难更为深重。封建地主阶级通过地租、高利贷进行盘剥压榨,许多畲族农民因丧失生产资料,被迫出卖劳动力。国民党政府推行保甲制度,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抓丁派款急如火星,福建霞浦县南塘村,畲族每户每年平均被摊派税款达千斤稻谷。畲族人民受尽灾难,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畲族人民与汉族人民曾多次联合起义,反抗历代统治者的压迫。唐总章二年(669年),广东潮州与福建南部的畲族先民先后在雷万兴、苗自成、蓝奉高等人的领导下,掀起了反抗唐王朝统治的斗争。畲族起义首领与汉族起义军联合经过大小百余战,官兵才镇压了这次起义。

  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十一月,在江西爆发的以畲族李元励为首的规模较大的反抗斗争,起义军数万人,活动在广东南雄、江西赣州、南安军等地,所向披靡,坚持斗争3年之久。宝庆元年(1225年),江西赣州又爆发了以汉族陈三枪和畲族钟全为首的畲汉两族人民联合起义,起义军活动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坚持斗争至端平元年(1234年)才被镇压。

  元代,畲族人民在陈吊眼、黄华,畲族妇女许夫人等领导下,先后组织畲族人民成立“畲军”,积极参加了以文天祥、张世杰等领导的抗元斗争,畲、汉两族人民十几万人共同英勇奋战,成为宋末抗元斗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宋亡后,仍然坚持斗争达3年之久。这次起义是畲族人民抗元斗争中规模较大的一次,在畲族人民反封建斗争史上具有深刻的影响。

  明代,畲族人民因不堪压迫,到处爆发农民起义。1512年,钟聪、张番璮、李四仔等领导闽、粤、赣三省交界的上杭、寻邬一带畲、汉两族人民在“大帽山”起义,起义军连陷建宁、宁化、万安等县。1516年以谢志山、蓝天凤为首的畲、汉族人民起义歼灭大批官军,杀死贪官污吏,没收地主夺去的土地,甚得民心。畲、汉两族人民纷纷参加起义军,达数万人。此次起义的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影响广,声威远及闽、粤、赣、湖广等四省,在畲族人民反封建斗争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历史上畲族人民多次的起义,虽然都遭到封建统治阶级的镇压而失败了,但起义促使统治者不得不采取缓和矛盾的一些措施,例如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元朝政府曾三次下令免征广东、江西一些地区的田租,还减免盐、酒等课税,建立屯垦制度,招抚“畲军”屯田,这些措施无疑对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近代以来,畲族人民又掀起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时期,畲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更加宝贵的贡献。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散居在粤东增城、博罗、惠阳等县的畲族人民,就曾积极组织农会,和地主进行斗争。海丰县红罗村畲族被反动派军队烧过3次,抢掠过五、六次,仍积极为革命搞通讯,掩护革命同志。潮安县山犁、碗窑等村的畲族群众积极参加革命工作,巧妙地通过“放纸贴”的办法把传单送到每家门口,宣传革命道理。浙南地区很早就建立党组织。1927年2月,党在瑞安县发动了3万多农民、工人和商人,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捣毁了反动商会,痛打了反动会长。1927年春,福安县七十二个村的畲、汉两族农民在革命知识分子的发动下曾进行了反对征收鸦片捐的斗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不久,党在闽东建立了组织,积极领导畲、汉两族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党派许多革命同志深入到畲族村,在贫雇农中间培养畲族的革命骨干,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并通过他们去团结广大的贫苦畲族农民。

  土地革命时期,闽东畲族和汉族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纷纷建立贫农团,开展“五抗”(抗捐、抗税、抗粮、抗租、抗债)斗争,积极参加赤卫队、游击队,举行武装暴动。1933年冬,福安甘棠等地的畲、汉两族人民配合赤卫队、游击队共1000多人,攻占赛歧镇,缴获伪兵团83支枪,打开国民党的粮库、盐仓,分粮分盐给劳动人民,扩大了革命影响。霞浦县青皎等47个畲、汉村庄4000多人也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暴动,严惩了一批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恶霸地主,摧毁沿海渔民深恶痛绝的盐田海关,没收盐田乡大地主的200多担粮食,分给贫苦农民,并宣布废债废租、除捐灭税。革命风暴席卷了整个闽东,各地普遍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实行土地革命。浙南畲族人民也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武装暴动,进行抗租、抗债等革命活动。

  在红军北上抗日后的艰难岁月里,畲族人民有一部分随军北上抗日,留下来的坚持斗争,组织游击队配合主力部队反对国民党政府的“清剿”。许多畲族群众巧妙地掩护了革命同志,保存了党的革命力量,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事迹。

  解放战争时期,畲族人民继续坚持革命斗争。畲族地区大部分是革命老根据地,闽东畲族地区有70%以上是老苏区。根据地的畲族人民对革命事业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在我国革命史上写下光辉一页。

 畲族比较集中的村寨一般都有“祠堂”和“房”的组织。同姓同祖多属于同一个祠堂(亦称宗祠)。祠堂是由各“房”构成的,设族长一人,由辈分最高、年纪较大、办事公正、有一定威信的老人担任。族长可按习惯法主持或负责处理族内外的各种纠纷,管理族内公共事务,如收缴族租、掌管族账、执行族规,给晚辈排辈分,并主持祭祖活动。祠堂拥有公产田、山等,其收入供轮流祭祀之用,每年在冬季或清明各祭祀一次。有些村寨除有一个祠堂外,还有家庙一所,家庙的祭祀日期,比祠堂的祭祀日要晚几天。

  祠堂之下有“房”的组织,乃按血缘的亲疏而组成。同姓近亲的人为一房,称为“共房”、“介寮”(即一家人的意思),同房的人聚居在一起,有的还修有房谱。“分房”是兄弟分家时产生的,一般是大儿子为“大房”,次子为“二房”,其他按次类推,但都是同一祖宗为基础的。

  畲族地区都以小家庭为社会生产、生活的基层单位。家庭中以男子为中心。女子婚后从夫居,所生孩子从父姓。在处理家庭纠纷事务中,舅父的意见往往被采纳。在家庭中虽然男性是家长,但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一般比较高,女子往往同男子一样享有财产的继承权,这是畲族妇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反映。独生女可招婿,儿子多的有些也可以出赘。赘婿一般都得从妻家的姓,才可继承财产,所生子女通常从母姓,但有的还可以姓两个姓。

  畲族男子一般有三个名字:乳名、世名(本名)、和讳名,妇女一般只有两个名字,即本名和讳名。讳名按排行的不同而命名。

  处罚是由族长按习惯法执行的,如偷窃小物件,只要退还主人就算了事,家境富裕的要罚请吃饭;忤逆父母的,族长亦可教育之;不许殴打妻子。做娘家头(畲语称“打生利亲”),就是妇女出嫁后,因受夫家虐待,娘家便组织亲房叔伯母舅等人到男方家讲理,直至男方认错,这些人就叫“娘家头”人。因此,在畲族中虐待妇女的事情很少发生。

  畲族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一般同姓不婚,通婚多在本民族内部的盘、蓝、雷、钟四姓中进行。过去,畲族婚姻一般是不要聘金的,女儿出嫁,十分简朴,嫁奁除一般礼物外,还有农具、斗笠、蓑衣等,稍为富裕者,也有以耕牛作陪嫁的。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歧视,畲、汉族严禁通婚,成为畲族内部的一条族规。在建立婚姻关系的过程中,受汉族的影响而由父母包办婚姻,婚姻极不自由,从订婚到结婚,有一整套陈规陋习,男方娶亲需交给女方聘礼,贫苦农民因经济困难,往往终身不能成婚。这种封建买卖婚姻制度,剥夺许多青年男女的幸福,造成很多悲剧。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执行,畲、汉族之间的通婚逐渐多起来了,买卖婚姻也逐渐取消,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结婚。

  畲族在历史上曾盛行过火葬。到新中国成立前,畲族普遍用土棺葬,丧葬仪式大致和汉族相同。丧仪程序有报丧、戴孝、大敛、小敛、择日、送葬、卜葬、祭奠、扫墓等。但部分畲族地区仍保留以歌代哭、做功德、拾骨重葬等丧俗。

  畲族民间工艺美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服饰的刺绣和斗笠的编制等方面。畲族妇女擅长在衣裳、蚊帐眉、被单、肚兜、鞋面、烟袋等上面刺绣各种花鸟和几何纹样。刺绣色彩鲜艳明快,对比强烈;用色多以大红、桃红为基调,配以黄、绿、白、蓝各色,有的用金线镶嵌,增加华丽氛围,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编织花带是畲族妇女的基本功,畲族姑娘通常七八岁就开始学编织花带。畲族花带长几米到几十米不等,花带色彩多样,宽度小的用来系裙、裤和捆绑衣物。畲乡竹编手工艺品有篮、篓、箩筐、竹枕头、梳妆盒、回纹席等,品种繁多。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是竹编斗笠和合手巾带(花腰带)。尤其斗笠做工精细,颇有声誉,斗笠花纹有:斗笠燕、顶、四路、三层檐、云头、虎牙、四格、燕嘴等几种同时使用的花纹。斗笠成为畲族妇女喜爱的装饰品之一,畲家姑娘常以花斗笠陪嫁。

  畲族妇女的传统服饰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衣尚青、蓝色,多着自织的苎麻布,衣右襟和袖口镶花边,色彩斑斓绚丽。服装款式有福鼎式、霞浦式、福安式、罗连式和丽水式之分。福鼎式通常称福宁东路装,上衣分大领和小领。多用水红、水绿做底色,加绣花纹。霞浦式又称福宁西路装,流行于霞浦县西、南、中部和东部畲村以及福安东部地区。其特点在于前后衣片长度完全相同,也是大襟式,有服斗和系带,可两面翻穿,逢年过节或外出做客穿正面,平日在家或外出劳动穿反面。福安式领口低窄,青年妇女所穿的服斗绣花偏宽,领口多为花领,绣工特别精细,多作为盛装、礼服。罗连式又称罗源式,流行于福建罗源、连江和宁德南部飞鸾一带,一般穿黑色短裤,打绑腿,领上花色由红、黄、绿、红、蓝、红、黑、红、水绿的顺序排列成柳条纹图案,上领的黑底上绣有一条水红、黄色的粗线条的自然花纹,围身裙的图案花纹以大朵的云头纹为其特征,裙边配上柳条纹原色图案花纹,非常醒目。丽水式,以浙江丽水地区为代表,富有特色的是花边衫,畲族称为“兰观衫”。

  畲族妇女举行婚礼和去世时穿的专用长裙叫大裙。参加丧葬时大裙黑色、素面、四褶,长至脚背,分筒式和围式两种,与上衣套配,束以宽大的绸布腰带或系配色大绸花。婚礼时大裙改用红色面料缝制,束以红绸结的大绸花。

  凤冠,又称公主顶,是畲族妇女婚礼和逝世时使用冠戴。尖顶圆口,戴于发髻上,以红绸带或料珠串扣于下颌。婚礼用凤冠系有遮面银饰,俗称“线须”,由一块长方形银牌和九串银饰薄片组成,垂挂面前,银牌上有"双龙抢珠"图案,银片纹饰为鱼、石榴、梅花等吉祥物。

  畲族男子服装有两种:一种是平常穿的大衣襟、无领青色麻布短衫,长裤,冬天穿没有裤腰的棉套裤。另一种是结婚或祭祖时穿的礼服,礼服为青色长衫,祭祖时则穿红色的长衫。

  畲民多住茅草房或木结构泥墙的瓦房,一般都是一厅堂(可隔为两间)、左右厢房(可隔为四间)。畲族盖房子往往是先立柱上梁,然后屋顶盖瓦,最后才筑墙和整修室内。

  畲族的民族文学艺术十分丰富。文学作品有山歌、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谜语、儿歌等,音乐、舞蹈绚丽多彩,都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由于长期和汉族杂居的关系,在他们独特的艺术风格中,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大。

  山歌是畲族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多以畲语歌唱的形式表达,易为群众所接受,代代相传,并不断丰富和发展。所以他们的文学基本上是民间口头文学。畲族人民不但在各种节日和喜庆场合唱歌,还在日常生活和田间劳作以歌对话。有的地区每年还举行规模盛大的“盘歌会”。

  畲族山歌以七言为一句,两句为一行,两行称为一条。内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寓意深刻。传统的山歌有些己散失无传,现流传下来的约有一千多篇、四五万行。有追述本民族来源和迁徙经过的长篇叙事诗歌《高皇歌》和《麟豹王歌》、《元朝十八帝》、《封金山》等,其中以《高皇歌》流传最广,这首长达三四百句的七言史诗,系根据畲族原始图腾信仰的盘瓠传说改编而成。还有歌颂劳动和爱情的“杂歌”,有取材于本民族的故事传说和汉族的民间神话、章回小说、评话唱本等编成的“小说歌”。如《钟景祺》、《蓝佃玉》、《白蛇传》、《梁祝》等。尤其是有关历史传说的山歌,更是家喻户晓,人人会唱。此外,还有大量的革命山歌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歌。在那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里,畲族人民亲身经历了艰巨的革命洗礼,编出不少革命山歌等。目前搜集到的有“十送郎”、“十字歌”、“五把白扇”、“二十三年革命歌”、“十更歌”、“朱毛兵士真真多”、“抓丁苦”、“到我村里当红军”等。唱歌的形式除独唱、对唱外,还有二声部重唱,畲族人民叫作“双条落”,它是我国民歌演唱中稀有的形式,丰富了我国的民间音乐。

  畲族地区群众性的舞蹈多已失传。新中国成立后,文艺工作者根据畲族正月祭祖仪式中道师(本民族祭师)跳的舞蹈,加工整理为“踏步舞”, 又称为“猎捕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主要反映了畲族人民在行猎过程中的动作。根据畲民在婚礼仪式中的舞蹈动作如蹲步团拜、拜堂、换灯、献茶、敬酒等,加工整理成为“婚礼舞”。1980年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时,浙江省畲族演出的“幸福路”、“凤凰彩带飞北京”、“银耳花开”都得到好评。其中以反映畲族婚俗为题材的舞蹈“新婚”,还被选为优秀节目。

  畲族人民酷爱体育活动,“打尺寸”、“盘柴槌”、“节日登山”、 “骑海马”和“竹林竞技”等,都是畲族民间流传十分有趣、别具一格的体育运动形式。畲族人民练拳习武之风十分盛行,经过千百年来的传承,己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民间武术。畲族武术分棍术和拳术两种。“盘柴槌”就是棍术中的一种。拳术广泛流传于畲族山村,是畲族人民世代流传的民间体育活动。福建罗源县八井村畲族的拳术,更是攻防有术,独具一格,世代相传,经久不衰。他们称拳术为“打工头”。

  畲族的节日大多与汉族大致相同,有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其中以春节、端午最为隆重。畲族也有本民族传统的节日,典型的有会亲节、乌饭节、分龙节、元帅节等。

  由于族支繁衍,子孙处于浙南、闽东各地,省亲路远、探亲无期,乃定在每年春耕前的农历二月初二为会亲节,迄今己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当天闽东、浙南畲村都定点聚会,举办歌会,畲家诸姓相聚一起,以歌会亲友。

  农历三月三日畲民染乌米饭祀祖先,称“乌饭节”,俗称“上已节”,是畲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畲族男女成群结队出门"踏青",采集乌稔叶子,泡制乌米饭,缅怀先祖,并以乌米饭赠亲友,预祝丰年。 

  分龙节,是畲族传统的节日,每年在农历夏至后的“辰”日举行(福建霞浦县畲族在五月二十四日举行,叫“立秋分龙”)。传说这一天玉皇大帝给畲山“分龙”,象征着风调雨顺,五谷丰收,是日,畲族人民禁用铁器,禁挑粪桶,不劳动。他们还群集在预定的地点或登高举行赛歌会,青年男女还通过对唱山歌,寻觅情侣。

  农历八月二十三是元帅节,闽东畲族供奉田公元帅者皆行元帅节。是日,杀一只大公鸡,连同其他供品祭神田公元帅。祭罢,举家喝"元帅酒",壮胆驱邪。

  农历十二月十五或廿四日浙南畲族为“打尘日”,家家户户打扫灶房尘土,洗刷家具,清扫垃圾。粤东畲族将此两日称为“谢神日”。各户备上牲畜到祠堂、宫庙拜谢诸神。

  畲民十分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为祭祖日。畲族祭祖,是对祖先的怀念和祭奠,也是对子孙训勉的机会,通过祭祖,追述民族起源的历史,借以激发民族的自豪感,增强民族内部的团结。

  畲族每一宗族有一个祖杖,祖杖雕刻有龙头,这是畲族图腾信仰的主要标志。在各地畲族中广为流传的“盘瓠”传说,也是畲族图腾信仰的遗迹。盘瓠传说是说畲族祖先叫盘瓠,因为帮助高辛皇帝平息外患有功而娶了三公主为妻,婚后携公主迁居深山,生三男一女,长子姓盘,次子姓蓝、三子姓雷,女婿姓钟,繁衍下来就形成了后来的畲族。他们把盘瓠传说绘成连环画式画像(称祖图),祀奉虔诚,每三年举行大祭一次。宁德畲族,每三年迎祖一次,日期在农历正月十四。那天彩旗纷飞,鼓乐喧天,热闹非凡。

  畲民十分重视狩猎,笃信“猎神”(即“射猎师爷”),每次于行猎之前,猎手们要手持香火,拜祭“射猎师爷”,保佑子弟上山枪头落火,枪尾得财。

  新中国成立前,畲族除重视祭祖崇拜祖先外,还崇信鬼神,供奉的神有土地公、白马王菩萨、齐天大圣、天地神、灶神等。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文化水平的提高,那些不利于民族发展的陈规陋习和迷信忌讳,已逐步改革。

  1983年12月,景宁人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草案),结合景宁地方有畲族人口1.6万人,占景宁总人口10%的特殊情况,提出单独建立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正式请求。1984年6月30日,国务院同意原景宁县范围的五区、一镇、三十五个公社为景宁畲族自治县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地设在鹤溪镇。1984年12月24日召开景宁畲族自治县第一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景宁畲族自治县自治条例》把这一天定为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纪念日。这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成立,是《自治法》颁布所催生的成果,是我国进一步落实民族政策的成果,是全国36万(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畲族人民的大喜事。

  新中国成立前,封建统治阶级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畲民被视为“辟土地、治田野”的农夫。根本没有政治权利。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畲族人民当家作主,参与商讨国家大事。畲族地区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有了畲族代表,并且有关部门十分注意大力培养和提拔民族干部,参加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并拨出大量经费扶持发展畲族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在畲族人口较多地方都成立了省级、地、县民族事务机构,并提拔畲族干部担任领导职务。在畲族聚居的地区建立了57个民族乡。

  新中国成立前,许多畲族地区由于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甚至出现卖儿卖女、讨饭等现象,生活十分困难。“火笼当棉袄,辣椒当油炒,竹篾当灯照”,这是旧时畲汉人民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

  新中国成立后,贫穷和落后的面貌得到改变,人民生活也不断地得到改善和提高,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在畲族地区得到充分体现。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不断加大对畲族地区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有力地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畲乡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大大提高,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绝大部分偏远畲族聚居的村寨已经通路、通电、通邮,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畲族在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中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作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的景宁,各项事业均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截至2005年,景宁畲族自治县实现生产总值14.74亿元,比建县初(1984年)的4681万元增加14.1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22亿元,年均增长18%。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12亿元、5.51亿元和6.11亿元。

  在农业方面,新中国成立前,粮食作物单一,种植结构不合理,可耕地面积少,粮食产量低,畲族人民生活十分贫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农业投入,逐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科学种田水平,粮食产量逐步稳定增长。景宁畲族自治县农业增加值3.12亿元,增长0.3%。粮食总产量达4.84万吨。与其他各民族一样,2005年福建省全省18个民族乡,在免征农业税、改善就业环境等惠农政策的支持下,较好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畲民收入增长速度有所加快。农民人均纯收入3667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畲族农民人均纯收入3443元,比上年增长5.7%。

  畲乡的特色农业主要有茶叶、香菇和水果。畲民无园不种茶,加工技术也较精细,产生了许多名茶,如景宁的惠明茶,福安的绿毛茶,市场供不应求。改革开放后,惠明茶的种植规模扩大,茶园面积在千亩以上的有鹤溪、澄照、外舍等六个乡镇。景宁畲族自治县也是世界香菇人工栽培发源地之一,2004年香菇总产值达11083万元。以香菇、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生产成为全县的农业支柱产业。畲族其它聚居地食用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开发生产出蘑菇、花菇、夏香菇、银耳、黑木耳、金针菇、草菇、竹荪、灵芝、茶薪菇等20多个特色品种,形成品种多、门类齐、产品系列化开发的格局。福建宁德市食用菌年产量达8.09万吨,创产值12亿元以上。畲族地区水果十分丰富,有名果高山雪梨、板栗、杨梅、龙眼、芙蓉李等20多个品种。改革开放以来,水果产业发展很快,景宁在2004年蜜梨基地面积有5913亩,总产量59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户的经营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效益农业在全县农村迅速崛起。大棚蔬菜、高山蔬菜、反季节蔬菜、无公害蔬菜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笋竹两用林基地、茶叶基地、烟叶基地、药材基地、优质水干果基地的面积不断扩大。许多食品通过了“绿色食品”和ISO9002质量体系的双认证,市场准入意识、品牌意识大大增强。

  党和政府经过近20多年对畲乡技术和资金的扶持,畲乡林业、牧业、渔业也发展较快。闽东海域广阔,适宜耕海牧渔。2002年宁德市渔业总产值占全市大农业产值的41.5%,出口创汇3400万美元,渔区人均纯收入超过3500元。养殖产量首次超过捕捞产量,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福鼎建成闽东边贸水产品批发市场,2002年水产品加工产值达7.4亿元,月交易量达1000多吨,交易额超亿元。霞浦投资5000万元建设闽东水产品中心市场。景宁畲族自治县2005年实现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7亿元,比上年增长0.9%。

  在工业方面,早在明清时期,畲族部分地区有制茶、造船、制糖、榨油等手工业。但生产多一家一户,设备简陋、生产水平低下。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发展了酒厂、印刷厂、砖瓦厂等国营企业。改革开放后,畲乡工业获得蓬勃发展。逐步形成了以食品加工、建筑材料、医药化工、水电工业、包装印刷、服装加工、塑料制品加工、电子、纺织等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产值大幅度增长。工业经济发展迅速,行业门类不断增加,运行机制逐步完善。福安被誉为“中国电机电器城”。闽东现有电机电器工业企业600多家,从业人员3.5万人,2002年产值40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的18%。机电产品出口生产体系已形成,有13家企业被国家确定为“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企业”。 乡村企业的发展,为畲族地区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之路,增加了收入来源。到2005年底,福建省18个少数民族乡乡镇企业已发展到8767家,其中工业企业3236家;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4.99万人,占民族乡全部从业人员的26.4%。

  随着国际国内市场开放程度的增加,城乡个体私营批零贸易业的迅速发展,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第三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对外贸易从无到有,2003年全县已有5家企业获得外贸企业自营进出口权,自营出口额达到1333万美元,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交易日趋活跃,全县已建成交易额在亿元以上的市场有绿色食品市场、景宁农贸市场、山珍大市场,年交易额达到6.2亿元。各种超市、连锁店、专场店不断增加,经营场所档次逐步提高。经过近30年的发展,畲乡初步形成了电力、食品、医药、采掘、阀门、铸造、机械、金属、化工、印刷、玻纤、造纸、竹木、服装、家具、饮料、茶叶、灯具、医疗器械等近20个制造和加工业,电力工业成为景宁县工业的主要行业。

  畲族自然资源丰富,民族特色浓郁,现在许多畲族地区已形成以畲族风情表演为特色的畲乡风情旅游业。旅游产业从无到有,逐步壮大。改革开放后,畲乡不断创新旅游产业结构,开发多元化旅游产品, 包括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旅游、乡村“农家乐”旅游等 , 形成新的旅游品牌。2005年景宁畲族自治县接待国内外游客33.25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1.36亿元。

  畲族地区大部分地处山区,交通历来不便。生产、生活物资全靠手提肩挑人扛。新中国成立后,投入巨资扶持交通建设,交通情况发生巨变。景宁设县初期,交通状况非常薄弱,没有一条中等级以上公路,也没有一条水泥路。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景宁的交通运输状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交通运输建设成效显著。2004年,全县通车总里程达到1477公里,实现了乡乡通公路,百分之八十的行政村通上公路或简易公路,初步形成了县、乡、村的交通网络。班车通达到上海、深圳、杭州、宁波等城市及境内各乡镇。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交通运输业逐渐形成。

  邮电通讯建设日新月异。改革开放前,通讯状况十分落后,例如景宁设县初期当时全县唯一的通讯设施是磁石式交换机,容量也只有1270门。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对畲族地区的投入,到2005年底,景宁畲族自治县258个行政村通上程控电话,电话用户数已达到3.48万户,移动、联通手机信号实现乡镇全覆盖,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11万户,电话普及率每百人达到48.4部。如今的畲乡,电话已进入平常百姓家,手机也成为畲民互相沟通的主要工具。

  随着经济生产的发展,畲族地区的文教卫生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改革开放前的畲族教育以乡村办学为主,学校分散,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后,畲乡小学、中学如雨后春笋般地兴办起来,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新的水平,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78年以来,党和政府政府因地制宜创办了民族完小寄宿制学校,使过去无条件升高小的畲族学生得到学习机会,畲乡的普及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福安市1996年共有小学456所,小学毕业率达到100%。普通中学增至28所,高考录取率达66.8%,连续两年居宁德地区首位。2002年江西省全省民族小学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98.53%,比上年提高1.08%,中学少数民族学生升学率92.83%,比上年提高31%。作为自治县的景宁,到2005年也有小学31所,在校小学生8812人,其中畲族生1075人;初中7所,在校生5425人,其中畲族生513人;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2645人,其中畲族生209人。小学入学率接近100%,初中入学率98.9%;贵州麻江县杏山镇的畲族适龄儿童入学率也达97.2%。目前,畲族不但普及了中小学教育,使畲族子女享受了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而且许多畲族学生考上大学,读了研究生。畲族涌现了许多如教师、医生、工程师、艺术家等职业。

  畲族地区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抓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前,文化体育设施比较落后,如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之初,只有两个镇能收看一套电视节目,电视覆盖率仅13%,农村广播入户率只有37%,人们的精神生活比较单一。改革开放后,许多民族乡成立了文化中心站,在宣传党的政策、丰富民族文化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畲乡的文化体育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先后建成了影城、工人文化宫、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运动场等一批文化体育娱乐设施,开通了有线电视网络,安装了电视地面接收站,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在畲乡基本达到90%以上。    

  畲族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卫生条件很差,疾病流行,人口下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相继建立卫生所、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发展农村合作医疗,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畲乡,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1996年,福安市医疗机构有病床531张,其中市级医院340张,比1972年的230张增加了33.5%。医疗卫生队伍不断壮大、医疗设备、技术水平均有所改善和提高。民族医药的研究和推广取得较大进步。2005年,景宁畲族自治县已有5个中心医院,19所乡卫生院以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所等机构。党和政府对畲乡医疗卫生的投入,有力保障了畲族群众的身体健康。

  为彻底改善畲民居住环境和条件,党和政府有计划地动员、组织居住在高山峻岭或偏僻山区畲民搬迁到平原上安家。广东惠东县大岭镇大湖洋村民全体畲族,世代居住在海拔八百多米的山上“茅草屋”,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迁到山下大湖洋村,全村19家畲族农户家家装上了自来水、看上了电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了改善畲民的居住状况,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党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江西省贵溪市樟坪畲族乡整合各项资金,采取政府统一设计规划并负责旧房拆迁、外墙以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投入,兴建一批具有传统特色的现代畲族新村,大大改善和提高了畲民的居住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得到大幅提高。如2005年,景宁畲族县农村居民的年收入已达到2805元(抽样调查数),比上年增加7%;城镇居民年收入已达到9000多元。全县外出经商务工已达到2万多人,经商创业意识明显增加,消费水平全面得到提高,消费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1984年末741万元增加到2003年未的5.7亿元,增长了76倍,全县居民消费总水平已达到3000多元,居民消费结构明显得到改善,基本实现了从贫困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畲族人民正与时俱进,不断开拓进取,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创造畲乡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上一条:高山族
下一条:佤族
相关文章
 布朗族 2012-12-14 10:00:02
 古玉收藏市场赝品多 玉器细节的漏洞很多 2009-09-29 13:00:21
 柯尔克孜族 2012-11-30 09:24:37
 民间秘藏清宫宋画现身北京 价值千万 2009-09-29 12:58:07
 畲族 2012-11-27 09:58:28
 傣族 2012-11-27 09:42:42
 土家族 2012-11-22 09:31:21
 满族 2012-11-22 09:14:41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汉族
 基诺族
 珞巴族
 门巴族
 赫哲族
 鄂伦春族
 独龙族
 塔塔尔族
 京族
 裕固族
 保安族
 德昂族
 鄂温克族
 俄罗斯
 乌孜别克族
  阅读排行  
 土族
 藏族
 黎族
 中国八大美院院长简介
 布依族
 维吾尔族
 彝族
 傈僳族
 各省市文联主席
 畲族
 各省市画院院长
 拍卖公司简介
 基诺族
 白族
 省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