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张培德诗集《雕像》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来源: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5-04-09 16:49:43 查看次数:1563

张培德的诗集《雕像》20153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该诗集最突出的特色是:

一是著名诗人、翻译家屠岸先生作序并逐篇作了精彩点评,更易赏读。屠岸先生已年届九旬,他拿着放大镜仔细阅读,用他那学贯中西的渊博学识和宽阔视野,对几乎每一首诗都作了赏析,充分体现出了这本诗集的文学底蕴和诗意情怀。屠岸先生认为这本诗集“题材广泛,涉及历史、地理、政治、社会、文化、人物,爱憎分明,爱应该爱的,憎必然憎的,语言鲜活,思想纯正,感情充沛”。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  

二是《雕像》是一部“把新诗还给大众”的作品。 著名学者尹明耀先生读完这本诗集后,专门撰写了评论文章“把新诗还给大众”。他认为,近年来,最令人感到不解的就是为何新诗越来越难以解读。虽然我们并不要求新诗能像白居易的新乐府那样,人人都读得懂,但是,自胡适创作的第一部新诗《尝试集》出版一来,明白通畅却成了新诗创作的基本原则。尽管在新诗的发展过程中,闻一多、徐志摩、李金发、戴望舒、艾青等诗人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是,他们中却没有人写出让人读不懂的诗来。然而,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一来,许多诗人的诗却令人越来越读不懂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其主要原因固然在于诗人越来越迷恋于自我表现,既不敢直面现实,又远离社会,以至于完全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转悠。这样一来,诗歌自然便成为孤芳自赏的阳春白雪,而令大众不得问津了。

 培德的诗集《雕像》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标志着新诗的传统又得以恢复。或许正是这个缘故,屠岸先生才一再将其与艾青的诗作比较。 的确,诗集《雕像》不但把新诗还给了大众,而且还表达了的一切的关怀,值得一读。

上一条: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 中国民族书画院院长胡立新出席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
下一条:张培德书法作品
相关文章
 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作品开启征集 将截至9月20日 2023-09-06 17:10:13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三月雪》 2025-03-28 18:17:06
 英国女王或被“忽悠” 收藏虚构的南非画家的遗赠 2009-08-12 15:24:00
 大宋遗韵│宋代十大绝世画作赏鉴 2022-10-19 10:07:36
 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汇聚当代艺术精品 2023-04-14 16:47:53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彩光》 2024-04-18 18:28:15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推》 2025-07-28 07:04:06
 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馆长:收藏与未来的重塑 2023-01-17 16:25:14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信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物质》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现存》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智道》
 “集虚寻境——王明明中国古典园林作品展”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致当代艺术》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泉溪》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生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烟花爆竹吟》
 全面解读贫道子的系列诗词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细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真身》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归童》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灵异》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气场》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