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文征明:至穷微造妙处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3-02-21 17:53:40 查看次数:220


文 征 明

1 4 7 0 — 1 5 5 9原名壁 字征明 因先世衡山人

故号衡山居士 世称文衡山

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文征明的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诸科,尤精山水。早年师事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格。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


粗笔源自沈周、吴镇,兼取赵孟頫古木竹石法,笔墨苍劲淋漓,又带干笔皴擦和书法飞白,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


细笔取法赵孟頫、王蒙,布景繁密,较少空间纵深,造型规整,时见棱角和变形,用笔细密,稍带生涩,于精熟中见稚拙。设色多青绿重彩,间施浅绛,于鲜丽中见清雅。这路细笔山水属本色画,具装饰性、抒情味、稚拙感、利家气诸特征,也奠定了“吴派”的基本特色。


从现存世的文征明作品来看,以元四家笔墨为主要取法对象的作品非常多,反映出文氏对元人笔墨的偏爱。






他的画中并不是单一地运用元四家中某个人的笔法和墨法,而是善于把各家的笔墨、构图以及造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长 卷 作 品

横 屏 观 赏














明 沈周 文征明 山水合卷




明 文征明 行书千字文







明 文征明 浒溪草堂图




明 祝允明书 文征明补图 兰亭序




明 文征明 自作诗行书全卷




明 文征明 山水卷






明 文征明 桃源问津图









明 文征明 漪兰竹石图

上一条:写意精神是中国画的核心精神!
下一条:季羡林 : 我的美人观
相关文章
 “贺兰山下——2025银川市西夏区大地艺术节暨镇北堡西部影城公共 2025-07-25 14:47:05
 桂林“土”画家办画展 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2009-08-11 09:24:00
 “艺术天团”来沪,呈现浓缩版欧洲绘画史 2023-01-17 16:24:30
 十年砥砺心不变,艺光流彩熠鹏城—第十届艺术深 2023-09-04 13:13:49
 第五届MEGA国际创意媒体盛典开放全球征集 “沉浸”聚焦AI创作新浪 2025-03-19 15:32:01
 书画拍卖市场逐渐回暖 七松当代书画将开槌 2009-09-14 14:34:33
 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陆严少山水册页作品欣赏 2022-10-14 10:06:29
 傅雷:观画答客问 2023-04-12 17:28:41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俊俏》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色彩》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踏重阳》
 “时序有光——郑光旭油画作品展”在北京开
 亲爱的翁帆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不可醉饭》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变态》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环保吟》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太行山崖柏树礼赞》
 千岛映画 笔墨生辉 —— 中国民族书画院杭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千金绝》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定风雨》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东坡归来兮》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梦姥姥仙游》
 巴山蜀水铺展多彩艺术画卷——记第十四届中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