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水滴之哲:《贫道子-水滴》里的道境微光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7-03 15:09:09 查看次数:65

水滴之哲:《贫道子-水滴》里的道境微光


胡立新以“贫道子”为号创作的短诗《水滴》,仅寥寥二十字,却似一滴水折射出整个宇宙的晶莹哲思。诗中“水滴透玲珑”一句,“玲珑”二字点出水滴澄澈剔透的形态,更暗含道家对事物本真之态的追求——老子曾言“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这“玲珑”之态,不正是摒弃尘滓后呈现的纯粹本相?


“晶莹养明堂”中,“明堂”一词深具玄机。明堂乃古之神圣殿宇,象征天道秩序所在。诗人却说微小水滴滋养着明堂,此中暗藏“大道在微”的道家智慧。《道德经》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正是这至柔之水,以其“晶莹”之质默默维系着宏大的天地秩序。


“漫珠滋千卉”一句,“漫珠”二字最妙,描摹出水滴随意洒落、自在无拘的情态。它不择高处,不避低洼,随物赋形,恰如庄子所言“水静则明烛须眉”。其“滋千卉”之功,非有意施惠,而是本性自然流露——此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上善境界。


“俊俏蜜蜜甜”以通感收束全诗。水本无味,诗人偏言其“甜”,且是“蜜蜜甜”,此甜不在舌尖,而在心境。道家追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素朴之乐,一滴水的清甜,正是返璞归真后心灵感知到的本源之味。这“俊俏”之美,是铅华洗尽后方能领略的天真之美。


《贫道子-水滴》如一粒水精,映照出道家哲学的澄明之境。它启示我们:真正的“明堂”不在琼楼玉宇,而存在于每一滴“玲珑”的水珠里。当人如“漫珠”般随顺自然,便能以最纯粹的生命原态,“滋”养万物,品咂出存在本身那“蜜蜜甜”的至味。


这滴水映现的,是贫道子对生命本源的静观——在晶莹无染的水之本性中,蕴藏着滋养天地、清甜人心的永恒力量。


上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镇魔》
下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水滴》
相关文章
 中国美术馆全民美育系列展首场展览聚焦基础美术教育教师作品 2024-12-02 14:54:54
 才女大赛速写及绘画创作 2022-04-19 15:38:31
 升平乐事图册 2023-03-17 16:21:42
 “华夏福瑞生肖艺术邀请展——2024甲辰龙年”正式启幕 2023-12-29 17:04:18
 胡立新《贫道子-圆点》禅意哲理解读 2025-06-30 09:39:23
 高峰之路——新时代中国画优秀成果展(2012—2022)福州站将于福 2022-12-19 17:51:29
 对话山水画泰斗白雪石:希望两岸艺术充分交流 2009-06-08 12:41:16
 神游——历史时空中的数字艺术在湖南博物院开幕 2023-07-07 15:56:59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俊俏》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色彩》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踏重阳》
 “时序有光——郑光旭油画作品展”在北京开
 亲爱的翁帆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不可醉饭》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变态》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环保吟》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太行山崖柏树礼赞》
 千岛映画 笔墨生辉 —— 中国民族书画院杭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千金绝》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定风雨》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东坡归来兮》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梦姥姥仙游》
 巴山蜀水铺展多彩艺术画卷——记第十四届中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