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丹青》
自古丹青真性情,树写天道开新篇,得道文章解众生,觉悟气象筑诗魂。
《贫道子-丹青》:以笔墨通天道,以诗魂照众生
胡立新先生的《贫道子-丹青》一诗,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以金石般的语言凿开了艺术创作的本质维度——丹青不再是技法的炫耀,而是参悟天道、救渡众生的修行法门。这首作品既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回溯,更是对当代艺术创作迷失于形式与市场的警醒与重构。
“自古丹青真性情”开篇即斩断繁琐论证,直指艺术本源。中国画学自古推崇“解衣盘礴”的真率状态,唐代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宋代范宽隐居终南与山对视,其画中峻拔之气皆源于生命与自然的赤诚相见。胡立新以“真性情”三字重提此脉,强调丹青绝非技巧游戏,而是画家生命气质与宇宙万物的共振。
“树写天道开新篇”进一步深化创作论。这里的“树写”二字极富禅机——既是“树立书写”的创造,更是“以树为写”的悟道。中国文人画从来注重“格物致知”,文同画竹前必先成竹于胸,沈周写生时与万物同呼吸。画家笔下的山川树木,皆是通向宇宙本体的密码。胡立新所言“开新篇”,非指形式创新,而是每幅作品都应是画家对天道的独特顿悟,是永恒真理在当下时刻的新鲜显影。
第三句“得道文章解众生”将艺术功能推向慈悲境界。此句暗合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成教化,助人伦”的思想,但更近佛教“度众生”的宏愿。艺术不仅是审美对象,更是觉醒生命的媒介。八大山人笔下翻白眼的鱼鸟,是亡国之痛下的生命呐喊;徐渭狂涂乱抹的墨葡萄,解的是人间不平之气。真正的丹青,当如明灯照破无明,让观者在笔墨气韵中照见自身,获得精神的解脱。
末句“觉悟气象筑诗魂”完成艺术本体的升华。“气象”是中国美学独有的概念,兼指作品的整体氛围与创作者的精神格局。荆浩《笔法记》强调“搜妙创真”,须得山水之气象;谢赫六法首重“气韵生动”,皆与觉悟相通。胡立新将“诗魂”筑基于此,实指丹青应抵达的诗性境界——超越形色之争,在顿悟中生成可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灵魂载体。
统观全诗,胡立新以道统艺,以艺显道,构建起一个环环相扣的艺术哲学体系:真情是起点,天道是路径,解众生是使命,诗魂是终极形态。在艺术被资本裹挟、创作沦为交易的时代,这首诗犹如一剂醒脑丹,提醒我们:真正的丹青从来不只是纸上的墨色,而是画家以生命为炉、以天道为火炼就的精神金丹,它照见的是宇宙的本来面目,安顿的是人类漂泊的灵魂。
此诗本身亦是其理论的实践——语言如斧劈皴般苍劲,节奏若古琴音韵顿挫,四句诗行仿佛四幅册页,合卷时已完成一场从笔墨到心性的升华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