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天籁》
五音和九谱,天籁随本心,精灵齐欢唱,安居写千秋。
天籁本心:胡立新《贫道子-天籁》中的生命诗学
胡立新先生的《贫道子-天籁》以极简的二十字构筑了一个深邃的音响宇宙:“五音和九谱,天籁随本心,精灵齐欢唱,安居写千秋。”这寥寥数语背后,涌动着一股回归本真、与宇宙共鸣的生命智慧。
“五音”与“九谱”在这里不仅是音乐符号,更是宇宙秩序的象征。五音暗合五行,九谱对应九宫,这种数字的精心安排暗示着艺术创作从来不是无序的宣泄,而是在宇宙大法度中的自由舞蹈。最妙的是“和”字——它不是机械的拼凑,而是各种音律在差异中共振,在共振中升华,恰如天地万物在各自的轨迹上运行,却共同构成和谐的整体。
当天籁“随本心”而起,我们触及了这首诗的核心。此处的“本心”不是任性妄为的小我私欲,而是剥离了社会规训与功利计算后的生命本真状态。当天籁从这样的本心流出,它便不再是外在的声音,而是灵魂深处的自然颤动。这种艺术观与道家“道法自然”一脉相承,艺术家的使命不是创造新奇,而是成为通道,让宇宙的呼吸通过他本真的存在自然呈现。
“精灵齐欢唱”将这种和谐推向了更广阔的领域。精灵在这里是天地间一切生命力的代表,当它们“齐欢唱”,展现的是一种跨越物种、穿透维度的共庆。这不是命令下的整齐划一,而是各具特色的生命在找到各自音高后的自发合唱。这种境界令人想起《庄子·齐物论》中“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的宏大交响。
最终,“安居写千秋”揭示了这种艺术生活的永恒价值。安居不是消极的避世,而是在喧嚣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定力;写千秋不是追求虚名,而是以本真生命参与文明的塑造。当天籁从本心流出,当个体与宇宙共鸣,最平凡的存在也能刻写出不朽的精神印记。
在信息爆炸、价值多元的当代,胡立新的这首诗犹如一剂清醒剂。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创造力不在于追逐潮流,而在于回归本心;真正的和谐不是消灭差异,而是在差异中寻找共鸣。当我们能够静听内心的天籁,或许就能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居”之所,以最真实的方式,参与人类文明的“千秋”书写。
这首小诗的魅力正在于此——它用最精简的语言,打开了最辽阔的精神空间,让每个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与自己生命共鸣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