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不搞小动作》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3-27 16:37:05 查看次数:48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不搞小动作》

不生不死不灭,应搞不搞无搞,小小山径花径,本色自然不作。乙巳写于北京一阙宫

这首创作于乙巳年北京一阙宫的短诗,以道禅思想为内核,通过极简的文字构建了一个超然物外的精神图景。全诗可分为三重境界解读:

一、生死观的哲学超越

"不生不死不灭"开篇即打破线性生命认知,暗合《道德经》"死而不亡者寿"的永恒观。这种对生命本质的叩问,既包含佛教"涅槃寂静"的智慧,又融合道教"长生久视"的追求,形成独特的生死辩证观。诗人将肉身消亡与精神永续的矛盾统一于"不"字之中,展现东方哲学特有的否定式表达。

二、行为哲学的本真回归

"应搞不搞无搞"在语言形式上形成语义漩涡。"应搞"暗指世俗规则,"不搞"是主体选择,"无搞"则抵达忘我境界,完整演绎了从社会规训到自我觉醒,最终回归自然天性的三重蜕变。这与庄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形成互文,揭示真正的自由源于对人为造作的消解。

三、自然意象的本体显现

"小小山径花径"以微观视角呈现宏观道境。山径喻修行之路,花径指审美之境,二者在"小小"中达成统一。这种"致广大而尽精微"的观照方式,既承继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禅意,又融入现代人返璞归真的生存渴望。末句"本色自然不作"点明主旨,"不作"非不作为,而是摒弃机心后的自然流现。

全诗语言洗练如刀劈斧斫,每句皆以"不"字破题,在否定性言说中完成肯定性建构。这种"负的方法"恰是道禅智慧的精髓,与维特根斯坦"对不可言说者保持沉默"的哲学命题形成跨时空对话。在技术理性泛滥的当代,此诗犹如一剂清凉散,提醒人们在祛魅时代重寻生命的本真状态。

上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三月雪》
下一条:2025首届“毕昌煜杯”全国孤独症人士艺术大赛颁奖仪式暨“内观星光”全国孤独症人士艺术展开幕
相关文章
 历代文人画代表人物 2022-12-14 15:37:19
 “艺术中的红——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在沪开幕 2023-06-28 17:07:37
 视觉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幸福的样子2025”在贵州雷山启动 2024-11-07 16:35:31
 促进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工作健康发展:“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文物 2022-03-24 12:57:38
 王一亭:花好月圆册 2023-03-10 11:59:07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听花断酒》 2023-12-13 17:11:25
 酒仙傅抱石 2022-12-12 16:57:04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夏至吟》 2023-06-21 10:47:22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归途》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中正平和》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丁然》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红木礼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如是观》
 《贫道子--静水深流》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狮子吼》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洗浣纱》
 胡立新(贫道子)诗书画禅意新水墨(山水)
 胡立新题画诗《贫道子--相随》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虎园》
 迄今最大规模陈逸飞回顾展登陆浦东美术馆
 贫道子水墨行一
 贫道子水墨行二
 贫道子题诗水墨画之三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胡立新居士——唾液:人体自带的抗癌第一道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