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清明节》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4-04 20:34:04 查看次数:44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清明节》

子子归处拾春梦,满界千秋断旧踪,焚香祭祖家和庆,守正弘德护生灵。乙巳写于北京

断碑与春草:清明诗中的永恒叩问

 胡立新笔下的清明节,是一块被时光打磨得温润的碑石,正面刻着"家和庆"的世俗温情,背面却隐现着"断旧踪"的哲思裂痕。这种诗性张力让传统节俗的釉彩剥落,裸露出人类永恒的生存叩问。

 "子子归处拾春梦"中叠字"子子"如空谷足音,在宗族祠堂的梁柱间回响。诗人将血脉延续的具象叙事,升华为对文明传承的抽象思考:每个叩拜的子孙都在俯身拾取春梦碎片,那些被岁月碾成齑粉的先人遗志,如何在现代性飓风中重新拼凑出精神图腾?

 "满界千秋断旧踪"以泼墨笔法勾勒出历史的荒原图景。碑碣在风雨中漫漶,族谱在战火中散佚,但春草总在断碑旁倔强生长。这种断裂与重生的辩证,恰似青铜器上斑驳的绿锈——毁灭本身成就了另一种永恒。诗人站在北京钢筋森林里,却窥见了文明基因链上的碱基对在断裂中重组。

 当"焚香祭祖"的烟火与"护生灵"的现代意识在诗行间碰撞,传统仪轨不再是封闭的闭环。青烟袅袅中,祖先崇拜与生态伦理产生了奇妙的量子纠缠,祠堂里的牌位与自然保护区界碑形成了跨时空对话。这种文化重构,让清明不再是单向度的追思,而是文明自新力的萌发。

 诗人在乙巳年京城写下的这四行绝句,恰如清明时节的雨丝,既滋润着文化传统的根系,又冲刷着现代心灵的蒙尘。当我们在人工智能时代重读这些诗句,或许能更深刻地理解:真正的传承不在香烛明灭间,而在如何让古老智慧在当下焕发新的生机。

上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山魂》
下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法源》
相关文章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中国民族书画院院长胡立新接待 2023-08-20 16:11:40
 当艺术巨匠画作与光影融合:上海苏州河畔上演诗意对话 2025-02-07 17:37:33
 2022年9月最新国家一级美术师名单名录! 2022-09-07 10:56:07
 让美代代相传——“敦煌童画”公益项目发布会在京举办 2023-04-04 16:17:17
 法国轮滑大师/艺术家让伊夫布朗杜先生访问胡立新艺术馆 2024-03-12 18:18:37
 齐白石十幅最贵的画,总价超过10个亿 2023-01-05 16:41:20
 西交利物浦大学附属学校敦煌研学美术作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2023-08-16 18:03:09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项目征集工作全面启动 2025-01-23 15:11:05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归途》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中正平和》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丁然》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红木礼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如是观》
 《贫道子--静水深流》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狮子吼》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洗浣纱》
 胡立新(贫道子)诗书画禅意新水墨(山水)
 胡立新题画诗《贫道子--相随》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虎园》
 迄今最大规模陈逸飞回顾展登陆浦东美术馆
 贫道子水墨行一
 贫道子水墨行二
 贫道子题诗水墨画之三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胡立新居士——唾液:人体自带的抗癌第一道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