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梦游中的三重超越:论《贫道子-梦姥姥仙游》的哲学深境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6-25 11:48:43 查看次数:69

梦游中的三重超越:论《贫道子-梦姥姥仙游》的哲学深境


胡立新《贫道子-梦姥姥仙游》绝非单纯游仙梦呓。它以一场夏夜幽梦为舟,载人穿越生死的迷雾,最终抵达宇宙空明的彼岸,呈现了生死齐一、凡圣交融、时空消弭的三重精神超越。


“见姥姥,神采奕奕复还魂”一句,初看是阴阳两隔的悲喜重逢。然而“青草初长踏歌声”的盎然生机与姥姥魂魄的轻盈存在竟浑然一体。这暗合了庄子“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齐物观——生命逝去,其精神却如春草般在另一维度持续生长。死亡在此被消解为一场形态转换的仪式。


诗中“道姑愧颜无地容”与“醉香气蒸蓝采和”的相遇,实为凡俗与仙圣界限的戏剧性消融。道姑的清修在八仙蓝采和的醉意逍遥前竟显局促。而“鸾凤七彩”与“月兔宫阙”的仙境奇景,并非遥不可及的彼岸,而是“湖光山影”此岸舞台的延伸。凡俗的羞愧与仙圣的醉意在此相互映照,暗示真正的超越并非弃绝红尘,而是凡俗心灵中圣性的觉醒。


“明晖长景五维空”“透玲珑,九霄正举化昆仑”两句,将空间维度彻底虚化。诗人以“五维空”的玄思,将“溪江落暮”的实景升华为宇宙的抽象符号。最终“月兔宫阙”与“云鹤笙箫”的仙界意象,在“化昆仑”的虚化过程中被解构——昆仑不再是地理存在,而是心性澄明的象征。


当“一无风雨一无晴”的彻悟之境显现,诗人已将东坡“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推向更深的宇宙空性。此“无”并非虚无,而是消融了悲喜、晴雨、生死、凡圣、时空等一切对立后,回归到老子“道法自然”的纯粹本源。姥姥的“仙乘”之旅,终究是精神回归宇宙母体的寓言。


此诗由梦入境,以虚化实,最终在“归兮”的召唤中,让灵魂摆脱尘世符号的枷锁,游于大化无形的永恒之乡。


上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融生》
下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梦姥姥仙游》
相关文章
 好画,能让人心静 2022-12-29 17:07:53
 贫道子(胡立新)禅意新水墨鉴赏之十二 2023-08-04 11:57:30
 第三届亚洲美术双年展港深同期开幕 2025-01-02 17:16:28
 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2022-07-15 17:54:26
 潘天寿:指头画是这样画的! 2023-03-28 17:38:50
 “光造青苔”艺术展暨“一吨计划”成立五周年活 2024-02-05 17:47:02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敲》 2025-07-07 10:19:07
 郎世宁:百骏图 2022-12-28 15:30:24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布道》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信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物质》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现存》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智道》
 “集虚寻境——王明明中国古典园林作品展”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致当代艺术》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泉溪》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生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烟花爆竹吟》
 全面解读贫道子的系列诗词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细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真身》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归童》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灵异》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