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好莱坞”横店聚古玩 呼吁政府“正”民间收藏
“今天的中国,收藏热已经从权贵阶层走向了平民化。大量的好东西还是散落在民间的。”在被称之为“东方好莱坞”的浙江横店今天举行的文荣古玩艺术珍品50馆开馆暨捐赠仪式上,75岁的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反复向记者强调,他不是一个收藏家。“我是收而不藏,为的是让中国五千年优秀文化世代传继,永远弘扬。”
一个中国人和他的文化使命
横店的原住民们不会忘记,正是这个叫徐文荣的老人,一手缔造了今日辉煌的横店镇,也改变了他们世代贫穷的命运。从昔日名不经传的江南僻壤,到今日四方宾客云集,徐文荣以一名优秀商人高瞻远瞩的目光,锁定了文化产业这个黄金定位。于是,知名剧组纷纷慕名前来,将横店的形象通过镜头带到世界各地,各地游客则齐至横店,感受影视王国的独特气息。
人生至此,夫复无憾。然而,这一切并不是终结,只使一个崭新的开始。如果徐文荣就此止步,那么他不过是一名优秀的商人。正因为他之后的义举,才使我们看到了实业家与商人的本质区别,看到了一个中国人对哺育他的文明那拳拳赤子之心。
“我搞了大半辈子企业,按说可以告老还乡享清福了,可是总也闲不下来。我想人生在世,总要为国家、为社会、为别人多做些事情。”徐文荣表示,当初横店成立“四共委”,就是为了协助政府发展社会经济和慈善事业。
但是,发展社会事业需要有产业来支撑?从哪里着手呢?
与文化产业打了多年交道的徐文荣,敏锐地将目光锁定在民间收藏上。“中国的历史悠久,是劳动人民推动了历史发展。今天的古玩,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是故宫藏品还是民间藏品,都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都是劳动人民制造生产的。举个例子就说瓷器,最早的历史记载是东汉年间出现的越窑青瓷。当时是日用品,老百姓家家都有,在今天就是文物,就是古董。所以大量好东西还是散落在民间。如果今天还拥有的人却不知道它的价值、不当回事,就是重大损失。”
“横店能收集到这些文物并加以保护,就是对文物的抢救。”徐文荣伸出3根手指,向记者讲述他热衷于收藏古玩的原因。“抢救历史文物、丰富旅游内涵、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这3个意义让我决心去收藏古玩。把这些古玩放在古民居里,既丰富了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又开发出了它的观赏价值。当成功培育出古玩市场时,它的商业价值也就能得到充分体现。”
徐文荣始终坚持一点,他不是收藏家,尽管他此次一口气拿出了4万余件珍品。“我是收而不藏,是把藏的露出来。我所做的一切,为的是让失散民间的文物和古玩艺术品得到保护,留给子孙后代。为的是让它们的历史价值、科考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得到开发,让更多的文化瑰宝重见天日,重放光芒,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世代承继,永远弘扬。”
记者了解到,自今天开馆后,徐文荣已经把文荣现代珍品瓷器馆、文荣天然奇石收藏馆等21个馆,无偿捐赠给文荣慈善基金会。把文荣唐辽瓷器珍品馆、文荣晚清珍品瓷器馆等4个馆无偿捐赠给华夏文化基金会,将来要组织义拍,所收入的资金将全部用于文化事业和慈善事业。
徐文荣的无私奉献,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领导的肯定。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浙江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表示,徐文荣的做法令人耳目一新。“城乡中的很多老房子很难得到有效保护。在当地没有能力对其进行保护的现状下,徐文荣自愿承担起了保护的职责。130多幢老房子被拆下来运到横店得到了保护,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这批古民居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将古玩放在古民居中,既向世人展示了古玩,也利用了古民居的空间,很有创意。”
浙江东阳市长陈晓称赞,徐文荣把大量精力投入到文化事业,把这么多文物捐赠给慈善事业,对东阳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古民居因为这些古玩充满了宝气,从而对全球的古玩爱好者、鉴赏家产生了巨大的引力。”
“徐文荣在这块平常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经贸商会会长李秀恒对于横店的成就感慨万千。“如今,他把有价值的建筑搬来横店,把古玩放在里面,让中华文化得以传承。”
一件件承载厚重历史的古瓷器,犹如一颗颗画龙点睛的明珠,激活了一间间古民居的历史脉搏。在世人为之惊叹的背后,则是一个中国人和他熊熊燃烧的文化使命。
一代民间藏家和他们的辛酸历程
涉水足民间收藏半年时间,谈及民间收藏家的现状,徐文荣用两个字作了简要概括:很苦!“很多民间收藏家都有类似的经历,他们辛辛苦苦收藏的古玩,根本卖不出去!”
中国收藏家协会民族艺术品收藏委员会秘书长孙欣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后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怪事,就是一部分人不认“民间”的。“中国历史上代表国家收藏是从宋徽宗建御用书画院开始。当时主要收集唐前的书画,量比较少。其实,更多的收藏还是来自民间。国家藏馆制度和民间收藏是源和流的关系,民间是源,国家馆藏是流。故宫博物馆收藏的元代青花瓷,第一件就是从民间征集的。”
“民间收藏得不到认可,有制度方面的原因。”孙欣表示,老百姓手里的文物基本是‘出土’的,但《文物法》却规定地下的文物都归国家所有。“其实,大部分的文物都没有真正归国家所有。因为老百姓手里的文物那么多,国家要全部收上来,要建多少馆,要花多少钱?现在藏宝于民,由民间来保护,难道不好吗?”
华夏古董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广东嘉禾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麻利告诉记者,由于国家的这个规定,拍卖行只认传世的,不认“出土”的。“我曾经将一些‘出土’的文物和传世的放一起去拍卖,结果专家都不承认这些文物是真的。”
孙欣告诉记者,很多专家不敢认,是因为没有见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大量的文物因此出土。很多宝贝专家们从来没见过,不敢承认它是真的。”
“很多专家就研究故宫藏品,然后用他们的观察得出理论,却不承认民间的。”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张莲莲表示,单凭几个专家的观点是有限的。“皇帝也只是一个藏家,他也不一定就是真理。”
“中国的收藏家正在以微薄的财力与西方大资本家抢夺中国的文物。藏家们看到文物就节衣缩食买下来,有些没被保护起来的文物就被走私到国外了。”孙欣向记者罗列了一个数据,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如今收藏中国的文物1800万件,近10年走私出去的文物是八国联军抢走的30多倍。“仅仅在册的民间收藏家,就有7000多万人。我们正在打中国文物保卫战。”
国家注册艺术品鉴定师林淑蓓跟记者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当年她去广州参加一个展会,有个农民印了简单的名片,写了古碗二字,在外商出口发名片。林淑蓓对此深感兴趣,就跟随农民到了一个仓库,发现仅青铜器就放了五六层。由于手头资金不够,林淑蓓只能要了一部分,然后眼睁睁看着文物被外国人买走,无比心痛。
孙欣告诉记者,民间收藏的症结就在于“肠梗阻”,中间途径堵塞。“藏家有藏品,很多企业家有需求,市场却不繁荣,这是体制问题。建立交易平台,建立鉴定机构,建立风险抵押体制,修改文物法,这都是政府需要去做的事情。”
一批专家和他们的与时俱进
“我要揭专家队伍的丑!”中国古陶瓷学会常务理事赵青云语惊四座,赢来了藏家们一致的掌声。“现代的鉴定队伍,很多人乱说出土文物是假的,然后方便某些人拿去带出国,再流回国家又变成真的了。”
“国家和博物馆是文物保护的主导,藏家是文物保护的主体,专家在技术层面其支撑作用。专家和藏家不应该是对立的,应该在立场、思想感情各方面都是一致的。”孙欣告诉记者,然而部分专家的确在“鉴德”上存在问题。
作为国务院发给政府特殊津贴的资深专家,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朱伯谦表示,把真东西故意说成假的,有良知的专家是不会这么做的。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于文化有了更大的需求。各地的民间博物馆在这方面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民间古陶瓷收藏对国家文物保护很有好处。”看完徐文荣的藏品后,朱伯谦对民间收藏给与了很高的肯定。“文荣博物馆的藏品丰富多彩,门类齐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
在参观完徐文荣的藏品后,赵青云则不停念叨着“真好”两个字。“民间收藏比过去提高了整整一个档次。过去藏家注重经济效益,现在的很多藏家则看重文物保护。现在拿过来鉴定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真的,这说明收藏家的收藏素质在提高。”
“专家也需要与时俱进,藏家的藏品给了我们增长见识的机会,我们需要感谢他们。”赵青云告诉记者,藏家和专家应该是朋友,而不是对立关系。“博物馆收藏的是少部分,大部分文物还是在民间。扩大民间收藏家的队伍,对于文物保护来说是件好事。我们呼吁各级政府加强文物保护,对于盗墓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于民间收藏给与一致对待。”
浙江横店:50古玩馆落户 4万余奇珍异宝亮相

徐文荣
徐文荣古玩珍品50馆开馆暨捐赠仪式,于昨日在浙江横店明清民居博览城展览中心举行,本报记者应邀前往探宝。横店创始人徐文荣将个人收藏的4万余件珍品,在50个陈列馆中分类亮相,并且在开馆的同时,徐文荣已经将其中的21个馆捐赠给浙江横店文荣慈善基金会,4个馆捐赠给横店华夏文化发展基金会,共捐赠藏品17178件,总价达7228.13万元。
感叹规模:移植民居“买椟藏珠”
走进徐文荣系列珍宝馆,历史即以最生动的形式展现在参观者眼前。两大展区内,有红山、良渚文化至汉代的玉器,马家窑文化至唐代的彩陶,商、周、西汉的青铜器,宋代五大名窑、元青花和釉里红、明清的珐琅彩等古瓷,以及金缕玉衣,唐伯虎、祝枝山等历史名家书画等。
观者本能地对藏家的大手笔感叹不已,不过徐文荣在采访时却强调,自己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收藏家。出于保护古建筑的自发行为,早在十多年前,徐文荣就着手于民间古建筑的保护,采用整体搬迁、异地复原、集中保护的做法,将散落民间的100多幢明清民居迁至横店,并于去年创建了古玩艺术品集散中心。
走在南京人再熟悉不过的秦淮河边,迈进李香君故居内探宝,那种感觉既亲切又新奇。“我们打造出这么多艺术展馆,不仅可以丰富这些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同时还能带动人气。对于古董收藏商来说,将毕生的心血通过这样的平台展示给世人,也是一种成就。”徐文荣“以宝椟藏宝珠”的做法颇具战略眼光。目前横店古玩艺术品集散中心的展品历史跨度大、涉及种类全、文化品位高,涵盖了从青铜器、金石、玉饰、琉璃、瓷器、彩陶、帛画,直至纸质印品的各个领域,仿佛集中国文化之大全,俨然敞开了一个窥探中国文明发展史的窗口。
质疑真假:仪器加专家上“双保险”
在珍宝馆中,各种宝贝堆积满眼,不禁令人产生疑问,这些来自民间的藏品,其真伪是否能够甄别清楚?对此,徐文荣笑言,“经常有人劝我,你小心不要被人家骗!其实我完全不担心”,据介绍,目前中心采取的是物理鉴定和专家识别相结合的办法。一是成立科学检测实验室,邀请顶级的鉴定专家、行家担任中心顾问,二是购置用于检测和分析古玩艺术品各种成分的X光能量色散X光谱仪和热释光分析仪等高科技检测仪器,用于检测和分析古玩艺术品的金属或釉面(胎土)成分等,再通过权威机构数据库进行数据排比,以断定形成年代及真伪。
徐文荣以古稀之年还在孜孜不倦地学习古玩知识。今年以来,他带领人员参观南京博物馆、北京首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和浙江省博物馆等馆院,到江西景德镇考察,向古玩艺术专家和行家学习取经。他还花高价买来一些高仿品,与真品古董进行比对,分析不同之处,学习辨别真假古董。
植梧引凤:使民间藏宝发出光芒
有专家表示,国内目前约有7000万藏家,由于独霸天下的玩家、某些受利益驱使的鉴定专家搞“一言堂”等多种因素,很多藏家苦于藏品无法得到认可,藏品湮没民间。对此,徐文荣感慨地说,有些专家和拍卖行在认识上还存在误区,认为只有出土的才是文物,只有皇宫里的东西才是珍宝,这种狭隘认识的排他性,严重影响了收藏界的信心,制约了古玩市场的发展。现在国家对古玩艺术品的鉴定还需要规范,许多鉴定专家的业务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有些鉴定专家虽然有一定真本领,但在名利诱惑下会做出错误的鉴定,致使大量珍贵古玩艺术品遭埋没和遗失。因此,横店古玩艺术品集散中心希望以科学检测鉴定和传统鉴定相结合的方法,为各界提供鉴定服务。
如此做法可谓“植梧引凤”最早落户中心的世界收藏家协会理事徐志坚,在谈到为何选择横店“落户”宝贝时解释道:“横店虽然是一个镇,但文化产业已颇具规模,古玩作为文化产业中的一部分,若借助古民居这一平台,定会产生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效果,在古建筑里陈列古玩,会给人一种很厚重的历史感,这是现代建筑所望尘莫及的。”如今,他已运了近10万件藏品到横店,在中心的13幢古建筑中陈列展出。
中国艺术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收藏家余皖生也携徒弟刘笑益于去年11月前往横店考察。对古玩艺术品集散中心的规模之大、规格之高感到震惊,不到一星期,他们就做出了把藏品运往横店的决定。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