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念头的三重修行境界——解《贫道子--念头》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5-23 15:32:09 查看次数:85

念头的三重修行境界——解《贫道子--念头》

"念头正观照"五字如禅门棒喝,将修行者的注意力骤然收束于意识的原点。贫道子这首二十字短诗,实为一部浓缩的修行心法,在观照、转化、圆融的三重境界中展开对心性的终极叩问。

第一重境界是"顽石洗金沙"的观照功夫。佛教《大智度论》有"观心如幻"的教义,此处"顽石"隐喻坚固的妄念,当正观照的慧光如流水般冲刷意识,那些执着于形相的妄念渐渐显露出本具的佛性金沙。这种洗涤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如天台宗"即妄即真"的智慧,在观照妄念中生起觉性的光芒。道家《清静经》所言"遣其欲而心自静",正与此句形成跨时空的呼应。

第二重境界"随喜透漏水"展现更深的修行智慧。随喜本是佛家破除我执的法门,此处的创新在于将"漏水"这种不完美的物理现象转化为修行意象。当修行者不再执着于意识的圆满,如同接纳竹篮的漏水,那些刻意为之的善念反而能自然渗透心田。这暗合庄子"庖丁解牛"的哲学,以无心之心应万物,在看似散漫的状态中达成真正的精进。

最终境界"日月同光明"呈现出心性修证的圆满。日月本是交替轮回的意象,在此却达成永恒共在的光明,这喻示着分别心的消融。《华严经》中"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圆融观在此得到诗性呈现,当正观照的功夫臻至化境,意识中阴与阳、动与静的对立统摄于超越性的光明。这种光明不是物理性的存在,而是心性本觉的终极显发,如同禅宗所言"本地风光"的自然流露。

这首短诗在方寸间构建起宏大的修行宇宙,从金刚怒目般的观照起步,历经随缘任运的转化,最终抵达圆融无碍的证悟。每个意象都是打开心性之门的密钥,在禅与道的双重维度中,为现代人指明了一条超越焦虑、安顿心灵的修行之路。

上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念头》
下一条:全面推进美育浸润行动 深化高校美育教学改革——福建省本科高校美育教学工作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行
相关文章
 吴冠中:《石涛画语录》才是最货真价实的国宝 2022-11-25 15:15:10
 520 2023-05-19 21:48:26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一阙宫主》 2024-08-26 15:41:07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简介 2017-05-11 22:24:25
 南京大学藏近现代名人书画手迹展2月20日恢复展出 2023-02-21 17:45:22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行脚》 2023-11-02 10:53:57
 胡立新《贫道子-消息》解读:天地传真里的和谐密码 2025-05-30 12:40:08
 胡立新为杭州西湖艺术博览会金秋展创作十首诗书作品 2014-10-17 11:57:52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布道》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信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物质》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现存》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智道》
 “集虚寻境——王明明中国古典园林作品展”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致当代艺术》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泉溪》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生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烟花爆竹吟》
 全面解读贫道子的系列诗词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细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真身》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归童》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灵异》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